近日,沪指以突破的方式回到3674.40点上方,在“宽指稳场、窄指跳舞”的行情下,公募掘金策略正逐渐“由宽入窄”。
在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背景下,基金投资由宽入细、由宏观布局转向微观个股正成为投资主流,叠加当下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,新兴行业主题机会持续涌现,公募持仓风格普遍存在主题性、行业化。
大量行业主题基金的发行,进一步强化窄基策略、赛道化策略的流行,借助热门的细分行业以及港股仓位,从细分领域获得超越宽指收益,已成为一批优秀基金经理的共识。
翻倍基频现,牛基收益跑赢宽指
沪指从2024年10月8日的3674.40点,到2025年8月15日的3696.77点,看似波澜不惊的行情中,却上演一幕宽指(沪指)稳场、细分行业持续躁动的行情,一批优秀的公募基金实现业绩主升浪,这种净值飙升的势头在今年内进一步强化。
Wind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8月15日,已有长城医药产业精选、永赢医药创新、诺安精选价值、广发成长领航基金、永赢科技智选等9只A股主题基金取得年内业绩翻倍(扣除QDII、港股通与北交所)的佳绩。
基金业绩逆势拉升背后,体现出低波动的宽指,亦能为基金经理带来高波动的超额收益。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,广发成长领航基金在2024年10月8日的净值为0.9607元,当日沪指最高为3674.40点,而到2025年8月15日,沪指收盘3696.77点,该基金的盘后净值已飙升至1.9339元,基金净值涨幅高达102.35%,基金经理在市场的掩护中,足可抓取净值翻倍机会。
从去年的3674.40点至今,诺安精选价值、中欧数字经济混合、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实现逆势突破,其间净值涨幅分别实现84.58%、89.04%、96.25%的高收益。这凸显出宽指低波动的市场环境中,基金经理获得高收益的策略来源,正指向“重个股、轻大盘”这一六字要点。
“由于2025年市场还是以结构性行情为主,板块的选择比大盘的择时更重要。”广发聚优灵活配置基金经理李耀柱认为,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因子是重要的选股因子,关注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情况和行业趋势同等重要,考虑到不少公司估值处于较低分位,机构资金此前出清得较为彻底,基本面和流动性的改善是2025年重点考量的因素。
选股策略“由宽入窄”,基金主题投资拥抱弹性
在宽指低波动维稳环境下,基金产品拥抱的业绩独立行情,是基金重仓股的持仓范围越来越细,以具体细分行业为核心股票的选股策略,成为公募业绩摆脱指数影响的关键。
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,窄基指数相关品种正成为公募布局核心,今年排名全市场20强的基金产品,全部以行业主题为核心持仓策略,其中八成以上基金产品名称已强调行业化,使得公募超额收益更多挂钩高弹性的窄基指数,而非低波动的宽基指数。
多位基金业内人士也强调,投资机会正从资本市场早期的宽基指数,逐步转向代表行业主题的窄基指数,大量行业主题基金的发行,以及赛道化投资策略日益流行,都反映了公募对这种趋势变化的判断。
以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为例,自2024年10月8日至今,该产品取得96.25%的高收益,正是因为基金重仓股的行业属性,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指向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,权重占比高达60%。此外,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自2024年10月8日至今获取89.04%的收益,也来自核心仓位高度关联中证数字经济指数,后者自去年10月8日至今的累计涨幅超过28%。
大幅度跑赢宽基指数的诺安精选价值基金,就更加成为投资策略“由宽入窄”的典型。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,根据最新披露的定期报告,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这一宽基指数,但基金经理实际操作的重仓股却主要为创新药行业,且与港股市场密切相关。截至今年6月末,诺安精选价值基金前十大股票全部为创新药,这十大医药股所占仓位比例达66%,且来自港股医药股在总仓位的比例达43%。
虽然按业绩比较基准,诺安精选价值基金似乎是一只沪深300主题基金,但按照实质性的股票持仓比例,该产品更像是一只港股创新药行业基金。而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自2024年10月8日至今,指数涨幅达到67.24%,窄基指数的弹性吸引力可见一斑。
此外,全市场排名靠前、收益较大的消费行业基金,几乎全部采用“由宽入窄”的策略,即这类消费行业基金在重仓股布局上,主要覆盖权重占比较小的宠物食品、潮玩、化妆品等新消费,而较少涉足指数中权重占比大的白酒、家电等传统消费。
重结构轻大盘,公募看好热门细分行业
对于后市走势是否有进一步上行空间,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强调热门行业仍是跑赢大盘的重点。
创金合信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、投资经理罗水星认为,上证指数最近突破2024年10月8日行情的3674.40点,创近4年的新高,A股单日成交量也再度突破2万亿元,市场对A股的关注持续升温,从产业层面而言,AI革命正在不断深化,海外算力需求预期不断上修,AI应用开始创造收入,从投入到产出形成了正循环;创新药方面,中国药企研发实力和性价比被海外大药企认可,创新药出海降维打击,海外需求暴增。机器人、核聚变、军工、金融科技等主题也层出不穷,市场交易活跃。
罗水星判断,对于后市,一方面,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和需求爆发趋势还在,叠加国内外宽松预期升温,市场暂时没有大的风险;另一方面,确实市场本身情绪处在高位,需要关注交易层面的波动,重点关注算力、AI应用、创新药、新消费、机器人以及反内卷受益的板块。
长城基金认为,市场突破去年10月8日的高点,短期股市或仍具上涨惯性,并重视结构性策略,通过对市场成交金额、主题ETF、量化资金的跟踪,目前市场热度仍较高,交投活跃,未看到明显的资金转向迹象。此外,投资者应尊重趋势的力量,关键点位的突破以及持续的赚钱效应,将有望使得资金形成正反馈。
“能否持续出现可以承接情绪升温的板块颇为重要。”长城基金公司强调,当下正值业绩披露期,市场可能不缺信息和催化,尤其是AI人工智能、创新药、军工股等产业趋势,但也应保持一定审慎和理性,对于短期超涨且估值过高的板块,行业轮动速度可能加快,尤其是成长风格内部,AI硬件+应用、军工仍有望是较好进攻方向,以业绩催化和热点驱动的行业拉锯战已经启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