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药电商第一股药易购陷困局:B2B萎缩、C端难撑、研发收缩,半年报由盈转亏

  顶着“医药电商第一股”光环的药易购,正在经历上市以来最严峻的挑战。

  2025年上半年,药易购营收同比下滑3.06%,归母净利润亏损761.44万元,同比暴跌162.95%;扣非净利润更是骤降198.14%。尤其引人关注的是,其第一季度尚盈利418万元,第二季度却突然亏损超1179万元,业绩“变脸”之快,折射出背后经营压力的急剧上升。

 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挤压

  “七统一”政策中“统一采购配送”的要求,直接冲击了药易购的核心B2B电商业务。与此同时,院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——不仅传统流通企业如九州通、益丰药房持续施压,京东健康、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巨头也在加速分食市场。药易购的传统优势阵地正在被多方夹击。

  B2B业务持续收缩,C端尚未成气候

  尽管公司持续推进“B转C”战略转型,但2024年财报显示,其B端业务仍占总营收97%以上。2025年上半年,B2B电商收入同比下滑5.84%,数字化分销收入减少3.34%,显示主业增长动力不足。

  C端业务虽呈现爆发式增长——线上零售收入同比激增225%,但基数过低,营收占比仅1.3%,难以扛起大梁。更值得警惕的是线下门店的“增量不增收”困境:直营店在一年内新增425家,收入反而下滑10.71%,揭示出单店运营效率正在急剧恶化。

  关键指标现“背离”,电商收入反降

  一个值得深究的现象是:2025年上半年,药易购电商业务的客户数、订单数、月活等多项指标均实现同比增长,但电商业务总收入却同比下降5.89%。这一“背离”暗示其流量转化效率和货币化能力正在减弱,平台竞争力面临考验。

  “三费”高企,研发投入反大幅收缩

  亏损背后,“三费”大幅上升成为业绩主要拖累。销售费用同比上涨46.25%,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也均有增长。而研发费用则同比骤降39.73%,研发费用率仅0.26%,与其一再强调的“科技驱动”战略明显不符。研发人员数量及薪酬总额也在下降,显示出公司对长期技术投入的力度正在减弱。

  总结

  从“医药电商第一股”到如今深陷“增收不增利”、B、C两端皆承压的困局,药易购正站在转型的关键十字路口。在政策收紧与市场竞争日趋残酷的背景下,能否找到新的增长引擎、有效控制成本、重回研发轨道,将决定其能否在行业洗牌中存活下来。

  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

阅读全文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