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节的硬件野心,藏在豆包里

  头部科技公司已经开始卡位新AI时代软硬件一体能力,一个判断是,只能做硬件或只能做软件的公司或许都会损失一部分竞争力

  文|《财经》记者刘以秦

  编辑|谢丽容

  字节跳动已经开始加大在硬件方面的投入。《财经》获悉,近期,字节通过豆包大模型,已经陆续接入或自研了多个品类的硬件产品,包括手机、汽车、机器人、智能眼镜、学习机等。

  一位接近字节人士告诉《财经》,目前字节豆包已经在做汽车智能操作系统的研发和测试,模式类似于华为的赛力斯,预计明年会发布、上市。另一位知情人士提到,字节也在研发豆包AI手机,目标是为字节的AI能力寻找硬件落地载体,手机的代工合作方是中兴科技。

  此外,前述接近字节人士还提到,字节还考虑过未来要开设线下门店来展示销售相关的硬件产品,但目前还未有最终决策。关于是否要开线下门店,豆包相关负责人未有回应。

  关于豆包手机,豆包相关负责人回应《财经》称,豆包目前没有推出自己手机产品的计划,“豆包在持续探索把自己的AI能力开放给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种硬件厂商,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会和一些合作伙伴做完整解决方案尝试,但所有合作都不涉及自有手机产品的研发与推出”。

  此前有报道称,字节跳动将打造“豆包汽车”,该计划将协同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的汽车云业务,围绕智能汽车的“座舱+ 智驾”两大板块,提供汽车智能智驾终端解决方案,对标华为鸿蒙智行中软件解决方案的布局。对此,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回应称,网传的“豆包汽车”纯属谣言。火山引擎为众多汽车客户提供高效的算法训练平台,自身并没有智驾业务计划。

  自从2022年底,大模型时代拉开序幕,字节跳动是中国投入AI力度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。2023年8月,字节上线大模型豆包AI。一年后的2024年9月,豆包成为中国首个总下载量超过1亿的AI大模型应用。当月,豆包App的月活跃用户超过4700万,是当时全球用户量排名第二的大模型应用,仅次于ChatGPT。

  字节早在2019年就开始尝试布局硬件,但并不顺利。多位字节人士告诉《财经》,他们认为字节的优势在于软件和应用产品,且追求应用的快速增长、快速迭代,但硬件需要长周期的投入,且成效较慢,并不是字节擅长的方向。

  2025年2月的字节全员会上,字节CEO(首席执行官)梁汝波提到,2025年字节AI的目标是:追求智能上限、探索新的交互、加强规模效益。此前,不少AI业内人士都提到,如果没有新形态的智能设备出现,智能手机将是下一阶段承载AI新交互模式的最主要载体。

  一直以来,中国科技公司都有“软硬件一体”的目标,除字节外,包括腾讯、百度、阿里巴巴等公司也陆续在尝试硬件方向,但大多数产品都昙花一现。这一次,字节凭借豆包AI建立的行业优势,再次发力硬件。一位豆包人士告诉《财经》,目前字节最重要的方向就是AI,围绕AI已经发展出许多业务方向和模式,硬件是其中相对进展较慢的方向,未来会如何调整还要看具体项目进展。

  该人士还提到,以目前字节对AI投入的总体量来看,硬件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。

  字节的硬件生态

  字节负责AI硬件的团队是Ocean,属于字节AI产品团队Flow。Ocean的负责人是刘成城,他曾是科技媒体36氪的创始人,后创办国产操作系统公司。2022年,该创业公司被字节收购后,刘成城加入字节担任AI硬件业务负责人,向Flow的负责人朱骏汇报。

  目前在字节内部,Flow团队与抖音团队平级。

  字节目前对于智能硬件的布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,一是对外投资,二是与硬件厂商合作,三是自研。

  自2019年起,字节就开始对外投资硬件公司。2019年,字节收购锤子手机的研发团队,希望能打造教育硬件产品。2020年,字节推出大力智能作业灯,上线后一度销量不错,但之后销量未有明显提升,2022年后,大力智能灯不再发布新版本。

  2021年,字节以90亿元的价格收购VR公司PICO,PICO加入字节后,不光卖产品,还和字节旗下的游戏业务朝夕光年合作。2023年11月,PICO宣布组织架构调整,大幅裁员,当时PICO总裁周宏伟表示“我们对行业和市场发展估计得比较乐观,但实际上没有预期的那么快”。

  从这两笔收购可以发现,字节早期对于硬件的投入方向是基于业务联动。做大力智能灯是因为当时字节一度将教育业务当作重点业务之一,之后在线教育业务萎缩,该产品也受波及。收购PICO时,字节的游戏业务也是重点方向。但字节没能在这两个方向上做到“软硬件一体”。

  一位字节人士告诉《财经》,软件和硬件的发展节奏不一样,硬件需要供应链的资源,前期成本高很多,但ROI(投资回报率)是没有保证的。不仅如此,“花了很多钱研发做出来的东西,一旦进入市场,很快就会被其他家低成本复制”。

  AI大模型爆发后,字节又开始了新的硬件布局。2024年,字节收购耳机厂商Oladance,2014年10月,字节发布智能耳机Ola Friend。在2024年的火山引擎大会上,字节还展示了三款联合外部合作开发的AI硬件,分别是机器狗、学习机和学习机器人。

  此外,据《晚点》消息,自2023年至今,字节已经量产超千台物流机器人,目前主要服务抖音电商仓,也已经有一些外部合作,如顺丰、比亚迪电子。

  不过,在手机和汽车面前,以上这些尝试都只能算是“小打小闹”,如果AI要落地到硬件载体上,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是最核心的主阵地。

  国际数据机构IDC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1.4亿台。IDC预测,2025年,中国市场智能汽车出货量将达到2500万台。对比来看,今年极其火热的人形机器人,目前一年的出货量约几万台。

  字节能否在硬件领域有更大的进展,核心就是手机和汽车领域是否能有所斩获。但这两个领域都已经非常成熟,有多个同时具备软件和硬件能力厂商。

  2022年后,几乎所有的头部手机厂商和汽车厂商都在拥抱大模型。华为、荣耀、小米、OPPO和vivo都有自研大模型。传统汽车厂商更多选择外部合作,传统车企们,包括一汽、长安、东风、上汽、广汽、北汽等,都已经与华为合作。上汽通用对外投资了Momenta,两家公司也已达成战略合作。新势力车企,包括蔚来、理想、小鹏都已经发布自研大模型。

  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告诉《财经》,2024年火山引擎发布豆包大模型后,就在持续向硬件厂商开放豆包模型的能力。目前国内市场主流的汽车、手机厂商大多已通过火山引擎接入豆包大模型。

  《财经》获悉,目前字节豆包大模型在手机和汽车上的应用都还在初期阶段,究竟是自研还是外部合作还未有定论。一位字节人士提到,“现在就是所有的方向都试一下,看哪个方向更有价值,再做下一步打算。”

  字节能做出新的AI硬件吗?

  字节目前的优势在于AI能力,包括算力、数据中心、基础模型、多模态模型等。

  字节在2025年1月调整了AI策略,公布了代号为“Seed Edge”的AGI(通用人工智能)长期研究计划。字节希望完整覆盖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、产品应用的全过程。

  字节的AI能力属于中国市场上的第一梯队,但有AI能力和落地到AI硬件上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  目前字节AI应用在硬件上的代表案例是机器人。今年7月,字节推出Seed GR-3模型,主要应用于具身智能。字节介绍称,这款模型具备泛化到新物体和新环境的能力,能理解包含抽象概念的语言指令,还能精细地操作柔性物体。与此同时,字节还开发了一款机器人本体,字节称通过GR-3模型,机器人可以高效地在真实环境中处理复杂任务。

  一位字节技术人士告诉《财经》,目前Seed在机器人上的研发还处于科研环节,主要是和高校合作。

  机器人尽管火热,但距离市场普及还需要时间。虽然机器人更考验模型能力,但供应链还有许多不够成熟的环节,需要提供一代代产品不断打磨优化。而更具规模化的智能手机厂商们,对于AI能力更加重视,因此他们会选择自研,同时和一些体量较小的AI创业公司合作,以确保核心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
  而汽车或许能成为字节破局硬件生态的重要一环。目前,豆包已经协同火山引擎,接入了不少汽车厂商,且此前火山引擎就已经积累了一些汽车客户。

  一位券商汽车分析师告诉《财经》,今天的科技公司如果只做软件或是只做硬件都不太行,如果车企只会造车,造得再好,也很难有估值溢价了。字节需要下场做硬件,其他互联网公司也需要有危机意识。相比来看,机器人太远,汽车比较近。

  一位豆包人士提到,过去一年多,他一直在市场上和客户交流AI硬件的可能性,但进展不太顺利。核心原因是硬件需要长周期、重投入、看不清回报,许多客户还在犹豫,相比软件,客户在硬件上的意愿要谨慎得多。

  他说,“目前字节在硬件上的状态就是:此前做过的尝试都不算成功,但硬件是一定要做的。”

阅读全文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